射線燈下的師者微光

當收到轉正通知的那一刻,我的思緒瞬間飄回了剛入職時的檢測現場——那里,曾無數次亮起師父操作射線機的指示燈,那束光不僅照亮了工件的內部紋路,更一寸寸鋪就了我從職場新人到無損檢測員的成長之路。
最初接觸無損檢測工作時,面對密密麻麻的射線數據、環環相扣的操作流程,探傷射線是“看不見卻有穿透力”的存在,它能捕捉到工件內部的細微缺陷,也需要格外謹慎對待,這份特殊屬性讓我打從一開始就本能地心懷敬畏,連伸手操作都帶著幾分鄭重。每每如此,師父總能看穿我的緊張,他常說:“無損檢測是工業的‘醫生’,咱們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說著,他會搬來資料,從射線傳播的基本原理講起,一點一點幫我捋清數據邏輯;也會陪著我在檢測現場一遍遍練習設備校準,哪怕是調整射線角度這樣的細節,也會手把手帶我找準方位、感受力度,直到我能穩穩將射線精準對準工件的檢測部位,拍出第一張合格的底片。

記得有次加急檢測一批管道,偏偏因為我操作時射線角度偏差,拍出的底片清晰度不足、缺陷識別模糊,直接耽誤了結果出具的進度。我攥著不合格的底片滿心愧疚,師父卻沒半句批評,只是蹲在我身邊,把我的底片和標準樣片并排鋪開,逐點對比著找出偏差處,又指著底片上的淡影細細分析:“你看,射線片里藏著工件的‘健康密碼’,急不得,得沉下心慢慢讀、仔細辨,才能揪出問題。”
師父對合規操作的要求,向來帶著“吹毛求疵”的嚴苛。每次進入檢測區域前,他總會先檢查我的鉛衣——領口是否扣緊、袖口有沒有漏縫,再確認警示標識是否擺到醒目位置,末了總要拍著我的肩膀叮囑:“咱們跟射線打交道,保護好自己是底線,守住底線,才能把檢測工作做扎實、做長久。”正是這份日復一日的嚴謹,讓“規范操作”從師父的要求,變成了我刻在骨子里的習慣。
如今,我終于能獨立完成整套射線檢測流程,也順利收到了轉正通知。這個教師節,想鄭重地對師父說一句:謝謝您,始終在射線機旁為我點亮方向、悉心指引。您教給我的,從來不止是調角度、讀底片的技術,更是對這份職業的敬畏、對專業的堅守。未來的日子里,我會帶著這份傳承與初心,繼續守好每一次檢測、每一份報告,讓每一個數據都經得起檢驗。
供稿 王博
豫公網安備 41031102000503號